> 文章列表 > “迎风点点飘寒粉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迎风点点飘寒粉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迎风点点飘寒粉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迎风点点飘寒粉”出自宋代李莱老的《高阳台(落梅)》。

“迎风点点飘寒粉”全诗

《高阳台(落梅)》

宋代 李莱老

门掩香残,屏摇梦冷,珠钿糁缀芳尘。

临水搴花,流来疑是行云。

藓梢空挂凄凉月,想鹤归、犹怨黄昏。

黯消凝。

人老天涯,雁影沈沈。

断肠不在听横笛,在江皋解佩,翳玉飞琼。

烟湿荒村,背春无限愁深。

迎风点点飘寒粉,怅秋娘、燕袖啼痕。

更关情。

青子悬枝,绿树成阴。

《高阳台(落梅)》李莱老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高阳台(落梅)》是一首宋代诗词,作者是李莱老。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中文译文:

门关闭了,香气已经消散殆尽,

屏风摇晃着,梦已经冷透了,

珠钿糁缀的花朵,满目都是尘埃。

临水摘花,花瓣随水流动,令人产生疑惑是否是云彩飘过。

苔藓覆盖的枝头空悬挂着寒凄的月亮,

想象中的鹤归已然沉默,还怨恨黄昏的来临。

黯然消逝,凝结成一片寂寞,

人已经老了,远在天涯,

雁影低垂,沉沉地飞过。

断肠之痛不再倾听横笛的声音,

在江边的高台,解下佩玉,飞舞如琼。

烟雾笼罩着荒村,春天背离了,

无尽的忧愁深深地埋在心底。

迎着风儿点点飘落的寒粉,

悲伤秋娘的燕袖留下了泪痕。

更加牵挂着思念之情。

青色的嫩芽悬挂在枝头,

绿树成荫,遮掩了阳光。

诗意:

《高阳台(落梅)》描绘了一个寂寞凄凉的景象,通过描写残落的梅花、流动的水和寒冷的氛围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之情。诗中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伤感,同时也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。

赏析:

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冷寂的景象,通过对梅花、水流和自然元素的描写,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。诗中运用了寥寥数语,却饱含深情,给人一种深深的触动。

诗词以门关闭、香气消散为开篇,展示出一种静谧的氛围。接着,诗人描绘屏风摇晃、梦已冷透的画面,表现出一种凄凉的心境。诗中的珠钿糁缀芳尘,隐喻着美好的事物被尘埃覆盖,折射出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冷落。

诗中的水流和梅花成为表达情感的媒介,诗人通过搴花的动作,将梅花与流水相结合,以此表达自己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伤感。苔藓覆盖的枝头和挂在天空的寒凄月亮,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寂寞氛围。

诗词中出现的黄昏、雁影、横笛等元素,都是寓意着离别和无尽的思念。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,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之情。

最后几句诗中,诗人描述了荒村中弥漫的烟雾,以及迎风飘落的寒粉和秋娘的燕袖啼痕,展现出诗人内心深深的忧愁和思念之情。诗中的青子悬枝和绿树成阴,给人带来一丝清新和遮掩的感觉。

整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,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伤感。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,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融合在一起,展示出一种凄凉而深刻的诗意。这首诗词给人一种静谧而感伤的情感体验,引发读者对人生离别和时光流转的思考。